- 不相應行位
- 不相應行有二十四種: 一得, (於一切法造作成就也。 )二命根, (第八識種子, 并出入息煖氣三者, 連持不斷, 人命得存也。 )三眾同分, (如人之類, 其形相似也。 )四異生性, (眾生妄性不同也。 )五無想定, (外道所修之定, 心想俱滅故也。 )六滅盡定, (得此定者, 受想心滅盡, 諸識不起也。 )七無想報, (外道修無想定, 命終果報, 生無想天, 壽命五百劫。 想心不行, 如冰夾魚也。 )八名身, (依事立名, 眾名聯合, 故曰名身也。 )九句身, (積言成句, 眾句聯合, 故曰句身也。 )十文身, (文即是字, 眾字聯合, 故曰文身也。 )十一生, (諸法始起也。 )十二住, (諸法未遷也。 )十三老, (諸法漸衰也。 )十四無常, (今有後無也。 )十五流轉, (因果不斷, 相續轉故也。 )十六定異, (善惡因果, 決定不同也。 )十七相應, (因果和合, 不相違背也。 )十八勢速, (諸法遷流, 不暫停住也。 )十九次第, (編列有敘也。 )二十時, (即時節也。 )二十一方, (即方所也。 )二十二數, (即數目也。 )二十三和合, (不相乖違也。 )二十四不和合, (相乖違故也。 )由此二十四法, 是假施設, 性不與心相應, 不與色相應, 故名不相應行位也。 (假施設性者, 以其有名無體, 故不屬於心法, 亦不屬於色法也。 )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